聯系人: 張軍(遼寧省阜新沙棘良種選育研究所所長、教授級高工、沙棘科研項目主持人)
電話: 0418-2920122(辦公室)
手機: 13941822672
通訊地址: 遼寧省阜新市海州區中華路東段人力資源大廈
郵政編碼: 123000
E-Mail: fxshaji@163.com
關鍵詞:沙棘苗木 大果沙棘苗木 大果沙棘苗
沙棘苗木由于黃土高原水土流失,大量泥沙淤積在黃河下游河道,使河床高出地面4-6米,最高達14米,而且每年仍然繼續抬高。系整個華北平原、黃淮平原于一發的黃河大堤,建國以來先后進行了4次大規模的加高加固,現已超出被河地面十幾到二十多米。大堤越高,決口泛濫的潛在危險就越大。黃河水患,依然是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。泥沙問題是黃河水患的根源。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最嚴重的一是溝道,二是陡坡。陡坡由于土地瘠薄,施工困難,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個薄弱環節。而溝道不僅是泥沙的主要產區,也是坡面泥沙的通道。沙棘的灌叢茂密,根系發達,形成“地上一把傘,地面一條毯,地下一張網”。在一些陡險坡面上,沙棘利用其串根萌蘗的特性,可將這些人不可及的地段綠化。特別是沙棘在溝底成林后,抗沖刷性強,而且它不怕沙埋,根蘗性強,能夠阻攔洪水下泄、攔截泥沙,提高溝道侵蝕基準面。準格爾旗德勝西鄉黑毛兔溝種植沙棘7年后,植被覆蓋度達61%。黃土高原雖有千溝萬壑,沙棘卻有極強的生命力和快速的繁殖能力,是治理溝壑的“有效武器”。實踐證明,沙棘是治理黃河泥沙的有效措施。沙棘不但自身能夠適應惡劣的自然環境,而且由于它的固氮能力很強,能夠為其他植物的生長提供養分,創造適宜生存的環境,是優良的先鋒樹種和混交樹種。據調查,人工種植4-5年后的沙棘林內,雜草叢生,還有一些次生的楊樹、榆樹等樹種,自然形成植物的多樣性。試驗研究成果表明,混交于沙棘林地的楊樹、榆樹、刺槐等與荒坡栽植的對照,分別提高生長量為129.7%、110.5%、13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