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系人: 張軍(遼寧省阜新沙棘良種選育研究所所長、教授級高工、沙棘科研項目主持人)
電話: 0418-2920122(辦公室)
手機: 13941822672
通訊地址: 遼寧省阜新市海州區中華路東段人力資源大廈
郵政編碼: 123000
E-Mail: fxshaji@163.com
關鍵詞:沙棘苗木 大果沙棘苗木 大果沙棘苗
大果沙棘苗是青海三寶之一,俗稱酸刺、黑刺、醋柳,胡頹子科沙棘屬,落葉灌木或小喬木,耐寒抗旱,耐土壤貧瘠,根系發達,有根瘤,對生態環境適應能力強。在條件較差,甚至是惡劣的環境中能頑強生存,并且在生存過程中能改善周圍環境,為其他植物的生存發展創造條件。沙棘又是青海地區增加土表植被、防風固沙、保護生態環境的主要鄉土造林樹種之一。主要生于河灘漫地、低階地、洪積扇和山麓,在陰坡和半陽坡上形成較大面積的單純群落,也能零星生長在陰坡和半陰坡云杉林緣和林中空地上。為了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現狀,通過引進大果沙棘進行人工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開發,實現沙棘由野生向人工栽培,是沙棘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環節,也是促進實現沙棘經濟效益、生態效益、社會效益的佳選擇。
選土質肥沃、排水良好、通風向陽的砂壤土地塊作苗圃地。如果在溫室育苗,土和沙以3∶1為佳。育苗前,種子應先進行處理,因為大果沙棘種子外表皮有一層堅硬的蠟質,透氣透水性差,在一般條件下難以萌發。對此,可通過以下方法對種子進行播前處理。選擇生長健壯、高產抗病性強的植株,取二至三年生枝條,莖粗為2~4cm,剪成14~20cm段,距上切口2cm左右留1個飽滿芽,下切口剪成光滑斜面,按不同的枝齡段,將插條每50株尾部對齊捆好,基部置于水中貯存。定植后,24h內必須灌水,以后根據土壤、氣候確定灌水次數。一般當年定植澆水5次,以后每年澆3~4次,并將根部萌生枝剪去,同時加強管理,及時除草松土,防止雜草叢生。成活結果后每年春、冬季剪去枯枝、病蟲枝、腐爛枝,然后清除徒長枝、交叉枝、過密枝,促進萌發新條,恢復樹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