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系人: 張軍(遼寧省阜新沙棘良種選育研究所所長、教授級高工、沙棘科研項目主持人)
電話: 0418-2920122(辦公室)
手機: 13941822672
通訊地址: 遼寧省阜新市海州區中華路東段人力資源大廈
郵政編碼: 123000
E-Mail: fxshaji@163.com
關鍵詞:沙棘苗木 大果沙棘苗木 大果沙棘苗
一般采用育苗移栽,育苗于春、秋兩季進行。選平坦且較肥沃的有灌溉條件的地方作苗床地,整地時最好施廄肥或堆肥作基肥,每平方米用3~5千克,地整平后做成寬1.3~1.5米的平畦,長10米或視種子量而定,苗床做好后即可播種,春播3~4月,播前種子用50℃溫水浸種一天,使種子吸脹即可取出播種,條播,行距10厘米,開3厘米深的溝,種子均勻播人溝內,蓋土,并蓋草后澆水保濕,也可搭薄膜拱棚,保溫保濕,一般一周左右出苗。出苗后要注意除草松土,畦面干了要及時澆水。當幼苗出現第一對真葉時,間苗,間去過密的弱苗小苗,當出現第四對真葉時進行第二次間苗,保留株距5厘米并追一次肥料??捎媚蛩孛科椒矫资?5~20克或磷酸二氫銨顆粒肥20~30克,施后蓋土澆水。秋季育苗,于晚秋進行。第二年早春出苗,一般生長一年的苗即可移栽。于春季萌芽前,按行株距4米×1米定植。
大果沙棘苗木主要分布于歐亞大陸,在我國分布的范圍較廣,主產西北、華北、西南地區。多為野生。也有少量栽培。
沙棘的抗逆性強,抗旱、抗寒,適應性強。根系發達,其半徑達10米以上,根上有根瘤,有固氮和吸水能力。是防風固沙,也是干旱半干旱山區治理荒山,保持水土的優良樹種。用種子繁殖,也可用扦插繁殖。
種子形態:果實近球形或卵形、肉質、直徑0.5~1厘米,橙黃色或橘紅色。種子斜卵形,長約4毫米,寬約2毫米,褐色,有光澤,中央有1縱溝,種皮較硬,種仁乳白色,有油性。
留種和種子培育:選植株生長健壯、無病蟲害、果大味濃高產的作留種母株。一般于秋末冬初果實變黃時采下果實,搓去果肉,漂洗干凈后,種子陰干,貯于通風陰涼處。
應在第2年結合春耕進行,施腐熟的農家肥37500~60000kg/公頃,或施坑塘泥150.0~187.5t/公頃,再加磷酸二銨188~225kg/公頃作為底肥效果最好,施10cm深左右為宜。最好集中施用,如做壟時施于壟底,做床時按行施,但要注意將肥料和土摻均勻,以免燒根影響出苗。(4)做床。做床時間,在干旱多風地區,春季育苗,一般在播種前3~5d把床做好。做床方法,根據氣候土壤條件的不同,可采用高床低床或弓形床。高床適用于雨量較多和排水不良的地區,低床適用于降水量較少的干旱地區,弓形床便于地膜復蓋。